Show/Hide Right Push Menu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最新消息

首頁 / 最新消息 / 最新消息
::: :::
日期:2024-10-14

【傳院記者蔡文馨採訪報導】

「重新回到政大,對我來說,有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卓庭伍甫到政大廣電系任教兩個月,十年前的她畢業於政大廣電系,如今卻以嶄新的身份回到校園,她形容文山區的建築物、潮濕的空氣、下過雨後的草味仍十分熟悉,政大專屬的氣候及環境很快地將她帶回十年前的學生記憶,但老師這個角色卻又帶給她一種未知感。

 

從學生到教師 身分的轉變與探索的里程

「我覺得我還在摸索,有點戰戰競競的。」從政大畢業後,卓庭伍便至紐約大學攻讀電影研究,在美國一路完成碩士及博士學位,現在的她同時具有導演、製片、影像史研究、評論與創作等多重身份。對於從業界跳脫至學術界,從政大的學生變成老師,職場的轉變、身份的變換等,卓庭伍認為都是全新的挑戰,「現在會有一點點過去大學的記憶,很像記憶錯亂。」她說道,過去曾經在台上教課的老師,如今成為同事,「是一件很微妙的事!」

 

離開政大的這些年,對於卓庭伍而言,廣電系有許多的變與不變。即使十年前,傳院尚未開啟大一大二不分系制度,但卓庭伍表示,「傳院的多元選課制度很好,讓我可以接觸到不同的研究主題、研究方法。」她坦言,因修習陳儒修老師所開設的電影研究課程,以及雙主修英文系時,學習到許多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論,進而激勵她朝電影研究之路邁進。傳院從過去到現在,不斷地鼓勵學生多元修課,卓庭伍對此表示肯定,且勉勵學生,「當你多看,或是多經歷其他事情時,你會有更多新想法,也會跳脫固有的視野。」

 

當生活接觸到不同的議題,將會有許多有趣的發現,故事也會更加多元且動人

在政大任教的第一學期,卓庭伍開設《界限重繪:亞洲電影與媒體文化》課程,是一門跨領域的研究方法課,藉由每週選放的電影、文本的討論,帶領同學從國族、性別、族群、影視產業與類型不同的研究框架來研究亞洲電影與電影史,並理解「亞洲」作為一個在歷史上被建構的概念。同時,卓庭伍也擔任廣電系選修課《獨立專題》的老師,期許培養台灣優秀的製片人才,「以往來說,大家都想當導演,對製片其實是蠻忽略的,但製片其實是影響作品品質的關鍵。」卓庭伍分析,台灣片場是以導演為中心,負責前期開發的製片較少,因此她希望在課程中,透過邀請與她理念相同的製片、企劃及編劇等同業,慢慢地為同學建立好的拍片觀念及製片倫理,「讓片場中,導演和每個職位,各司其職,發揮所長。」

 

採訪當天,學期剛進第五週,《獨立專題》課程已開始初期提案,卓庭伍認為自己就像每部片的製作人,替劇組分析劇本、排解困境。「年輕的創作者通常會以自身故事出發,但要揭露埋藏心底的傷口並不容易。」卓庭伍也像諮商師的角色,聆聽創作者的心聲,鼓勵學生持續挖掘自己的感受,「有時候,我會覺得很心疼。」她說明,在同學的故事中,清一色發覺大四學生即使讀到政大,仍在夢想與現實中拉扯,必須回應家人對於自身的期待,「我會鼓勵他們盡量地去體驗生活!」卓庭伍認為,當生活多接觸到不同的議題,將會有許多有趣的發現,寫出的故事也會更加多元且動人。

 

追求夢想的多樣性 累積不同的生活經驗很重要

「二十幾歲就放棄夢想太早了!三十歲以前還是要衝一下。」談及卓庭伍的經歷,是十分地斜槓,從導演、製片、影像史研究、評論與創作,到現在成為一位學術研究者,對她而言,這些工作互相關聯。「夢想沒有那麼單一,跟自己愛的東西在一起,並不是只有一種方式。」她建議同學,別以狹隘的方式去追求夢想,即使出社會後,礙於現實考量先將夢想擱置,多年後再拾起,或者換個方式完成夢想也無妨。「累積不同的生活經驗很重要。」卓庭伍笑著說,重要的是故事本身、是人性,這才是AI難以取代的。

 

剛踏入學術圈,卓庭伍期盼自己可以在研究創作與生活之間找到平衡,在政大盡力地幫助每位學生發覺自身最大的潛力,提供更多工具及方法,讓學生得以有更多勇氣去面對未來。她更提醒自己,與身邊的每個人,「在努力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健康。」

 

個人小檔案/

姓名:卓庭伍 TING-WU CHO

職稱:專任助理教授 Assistant Professor(本院廣電系)

最高學歷:紐約大學電影研究博士 Ph.D., Cinema Studies, New York University

專長領域:電影史、影視工業與文化研究 film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industrial studies, cultural studies

信箱:twc255@nccu.edu.tw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 臉書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