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Hide Right Push Menu漢堡選單漢堡選單漢堡選單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最新消息

首頁 / 最新消息 / 最新消息
::: :::
日期:2025-05-20
公視大展在政大大合照

公視大展在政大大合照

5/14第一場座談分享(由左至右依序為:心理系黃啟泰教授、傳播學院王亞維教授、教育系李淑菁教授、公視郭菀玲製作人)

5/14第一場座談分享(由左至右依序為:心理系黃啟泰教授、傳播學院王亞維教授、教育系李淑菁教授、公視郭菀玲製作人)

主持人傳播學院王亞維教授分享紀錄片製作經驗

主持人傳播學院王亞維教授分享紀錄片製作經驗

5/15 第二天座談分享(由左至右為:教育系王素芸教授、心理系主任姜忠信教授)

5/15 第二天座談分享(由左至右為:教育系王素芸教授、心理系主任姜忠信教授)

公視大展在政大大合照
5/14第一場座談分享(由左至右依序為:心理系黃啟泰教授、傳播學院王亞維教授、教育系李淑菁教授、公視郭菀玲製作人)
主持人傳播學院王亞維教授分享紀錄片製作經驗
5/15 第二天座談分享(由左至右為:教育系王素芸教授、心理系主任姜忠信教授)

        本學期傳播學院院導師活動「世界公視大展在政大」,由傳院攜手公共電視共同主辦,教育系、師培中心、心理系、教育研究社協辦,於514日與15日兩日,播映多部兒童議題的國際紀錄片。本次活動由傳播學院王亞維教授擔任主持人,並邀請教育系與心理系教授共同探討反歧視教育的重要性、兒童受虐對成長的影響以及數位時代下如何保護兒童免於網路惡狼的騷擾。

        第一天播映的影片為加拿大出品的《歧視的一課》與《歧視的一課:十年之後》,兩部作品主要探討小學課堂中進行歧視教育實驗,是否能讓孩童理解尊重與平等的真諦?十年後,這樣的教育會留下什麼樣的影響?教育系李淑菁教授在映後座談時分享了過去在英國留學時也曾有受過歧視的經驗,並指出歧視難以改變的原因來自於權力傾斜,要讓既得利益者放下自己手上的權力是不容易的;心理系黃啟泰教授則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歧視源自於刻板印象,也就是建立在我們心中的基模(Schema),與我們的知識、經驗編織在一起,因此難以改變。

        第二天播映的紀錄片則聚焦在兒童的創傷與數位風險。首先播放的是韓國出品的《成為更好的家人》,除了深入描繪家庭暴力對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外,亦同時紀錄施暴的單親媽媽在對孩子的愛、暴力與童年創傷之間的掙扎;接續播映的是由瑞士出品的《獵童陷阱》,揭開青少年在交友網站中如何成為性掠食者的捕獵目標。映後座談時教育系王素芸教授分享創傷對於小孩大腦的影響,並強調「創傷知情」的重要性;心理系系主任姜忠信教授則提到暴力與創傷會「代間遺傳」,雖然有三分之一的孩童在受創後能夠強化自身的心理韌性,但仍有部分孩童長期活在陰影之下。而對於如何保護青少年的網路使用安全,王素芸教授則提倡媒體識讀的重要性,姜忠信教授則認為網路的使用過於自由可能造成危機。

        世界公視大展(International Public TV Screening Conference, INPUT)為全球各國公共電視業界人士參與的非營利國際組織,每年選出當年度最有創意、參考價值的各類型電視節目,讓與會的全球公視從業人員觀摩與討論。公視製作人郭菀玲鼓勵學生們可以多多觀賞國際間的優秀紀錄片,來強化自己反思的能力。最後院導師活動的策展人兼主持人王亞維教授,則分享自己過去擔任紀錄片工作者時遇到拍攝目標與倫理之間的掙扎,雖然在消除歧視、虐待以及保護兒少的網路安全是一條漫漫長路,但我們不能放棄,要持續向對的道路邁進。

 

back to top
回首頁 政治大學 網站導覽 English 臉書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