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16326
電傳政策與管理
「電訊傳播政策與管理」專業修業規定
壹、專業宗旨:
隨著數位科技快速發展,傳播、電訊與網路產業整合匯流,消費者可以透過各種個人行動裝置消費電視、廣播、雜誌與報紙等數位多媒體內容,或是藉由即時通訊與社群軟體,取代傳統語音電話與人際溝通,而持續擴大的集團化,也引起資源效率與市場壟斷的辨證。新媒體服務挑戰既有的組織管理、商業模式、競爭政策與法律規範,產業界需要不斷創新競爭,才能面對更多不確定的挑戰。因此本專業學程希望提供學生系統性的知識、理論與實務課程,協助學術與產業間對話,思考具創新的組織管理、商業模式、與兼顧均衡的政策制度。
貳、專業目標:
- 從政策及經營管理面向探究傳播、電訊與網路等市場生態與科技發展,回應數位匯流產業的不斷變化。
- 提供內部組織經營、產業外部環境分析與政策思考能力。
- 整合不同專業知識,使學生更具宏觀博學素養,培養跨領域的未來創新創業、與政策規劃的領導人才。
一、修課:
- 院必修— 傳播導論(1學分);
- 基礎課程— 傳播理論、研究方法(各3學分,共6學分);
- 核心課程—媒介政策與法規研究、媒介組織經營管理(各3學分,共6學分)。
-
選修課程(現有):
- 傳播與電訊生態研究;
- 媒介經濟學;
- 傳播政治經濟學;
- 媒介賽局理論;
- 閱聽人與媒介市場;
- 數位匯流與傳播政策;
二、畢業學分:31學分。
三、評鑑:五選一。
三、評鑑:五選一。
- 論文發表;
- 實務競賽;
- 創作作品發表;
- 畢業論文計劃書口試;
- 畢業作品計劃書口試。
四、論文或作品之要求:學位作品或學位論文。
肆、課程規劃:
一、核心課程(兩門):
1. 媒介政策與法規研究
1. 媒介政策與法規研究
本課程旨在提供電子媒介政策與法規最重要與最精華的內容,希望同學能有系統的掌握本課程所設計的內容與指定閱讀範圍。本課程除了討論電子媒介政策與法規的基本原理,也會探討國際相關法規思潮及分析國內的法規發展趨勢。此外,隨著時事發展,也會分析重要及有爭議的電訊或媒體個案。本課程所涵蓋的內容包括無線廣播電視、有線電視、衛星電視的結構與內容法規及電訊、電腦網路等傳播科技的相關法規。由於授課老師在NCC的實務經驗,本學期會討論頻譜規劃、拍賣、數位廣播電視、數位匯流(如IPTV、行動電視、OTT TV)等議題。本課程所使用的教材除了「新」與「即時」外,也相當「實用」。例如,美國與歐盟的重要白皮書、綠皮書、我國的通訊傳播基本法、NCC組織法、通訊傳播管理法草案都涵蓋在內。
可能任課教師(目前或曾經):劉幼琍老師、蘇 蘅老師、陳百齡老師、
曾國峰老師、彭 芸老師(兼)、張崇仁老師(兼)
可能任課教師(目前或曾經):劉幼琍老師、蘇 蘅老師、陳百齡老師、
曾國峰老師、彭 芸老師(兼)、張崇仁老師(兼)
2. 媒介組織經營管理
本課程主旨在於藉助系統理論之思維,運用策略管理之理論與知能,探析當代電子媒介經營管理之相關觀念原理、法則、知識與技巧,分析挑戰與問題,進而探討可能解決之道。其目的在使學習者能在面對當前匯流情境,以及激烈競爭之電子媒介市場時,得以掌握產業發展脈絡與洞悉其營運企圖,知曉其內涵之意理與作為,進而將學理與知能融會貫通,而能為己身所用。是故,本課程之具體學習目的包含:
- 掌握系統理論與建構系統思維
- 知曉策略管理與應用
- 確知當代媒介經理人之角色、職能與挑戰
- 明瞭當前電子媒介經營管理之重要策略
可能任課教師(目前或曾經):關尚仁老師(兼)、劉幼琍老師、
彭 芸老師(兼)、陳清河老師(兼)
彭 芸老師(兼)、陳清河老師(兼)
二、院內相關選修課程建議:
1. 現有課程:
1. 現有課程:
(1) 傳播與電訊生態研究
可能任課教師:劉幼琍老師、曾國峰老師、蘇 蘅老師、張崇仁老師(兼)
可能任課教師:劉幼琍老師、曾國峰老師、蘇 蘅老師、張崇仁老師(兼)
(2) 媒介經濟學
可能任課教師:曾國峰老師、馮建三老師
(3) 傳播政治經濟學
可能任課教師:馮建三老師
可能任課教師:馮建三老師
(4) 媒介賽局理論
可能任課教師:曾國峰老師
可能任課教師:曾國峰老師
(5) 閱聽人與媒介市場
可能任課教師:黃葳威老師、郭 貞老師
可能任課教師:黃葳威老師、郭 貞老師
(6) 數位匯流與傳播政策
可能任課教師:劉幼琍老師、曾國峰老師、彭 芸老師(兼)、張崇仁老師(兼)
可能任課教師:劉幼琍老師、曾國峰老師、彭 芸老師(兼)、張崇仁老師(兼)
(7) 文化產業與勞動
可能任課教師:劉昌德老師
可能任課教師:劉昌德老師
(8) 國際電訊與傳播產業
可能任課教師:
可能任課教師:
2. 新開課程:
(1) 傳播產業與公共政策研究
(2) 數位匯流與創新管理
(3) 傳媒市場分析與預測
(4) 其他(規劃中)
(2) 數位匯流與創新管理
(3) 傳媒市場分析與預測
(4) 其他(規劃中)
三、院外建議選修課程:
1. 校內:
(1) 智慧財產權法
(2) 創新經濟與產業動態分析
(3) 文化創意產業與服務創新
(4) 動態競爭專題研討
(5) 科技產業概論
(6) 組織理論與管理
(1) 智慧財產權法
(2) 創新經濟與產業動態分析
(3) 文化創意產業與服務創新
(4) 動態競爭專題研討
(5) 科技產業概論
(6) 組織理論與管理
伍、教師群 (按筆畫序):
王亞維老師、馮建三老師、曾國峰老師、黃葳威老師、劉幼琍老師、劉昌德老師、
蘇 蘅老師、關尚仁老師(兼)、彭 芸老師(兼)、陳清河老師(兼)。
蘇 蘅老師、關尚仁老師(兼)、彭 芸老師(兼)、陳清河老師(兼)。
陸、未來職場發展方向
- 公部門:NCC、文化部、觀傳局……等
- 電信: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亞太……等
- 數位媒體:華達、MOD、9x9雲端電視、愛爾達……等
- 媒體研究:公共電視、Nielsen尼爾森、資策會、台灣經濟研究院、安吉斯
- 電視臺:無線電視、衛星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