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16786
新聞與資訊傳播
「新聞與資訊傳播」專業修業規定
壹、專業宗旨:
- 掌握社會環境變遷與科技趨勢對媒體形式之影響;
- 強調反思、分析並批判社會議題之能力;
- 實踐專業倫理之承諾與信念;
- 積極培養紮實採寫及跨媒體製作之專業技藝。
培養具有新聞暨資訊專業素養之傳播工作者,擅於發掘及界定問題、蒐集與判別資料、運用不同媒材製作新聞暨資訊成品,並能有效傳播。
參、畢業要求:一、修課:
- 院必修— 傳播導論(1學分);
- 基礎課程— 傳播理論、研究方法(各3學分,共6學分);
- 核心課程—跨媒體新聞設計與製作、新聞資訊與實踐(各3學分,共6學分)。
二、畢業學分:31學分。
三、資格評鑑:五選一。
三、資格評鑑:五選一。
- 論文發表;
- 實務競賽;
- 創作作品發表;
- 畢業論文計劃書口試;
- 畢業作品計劃書口試。
四、論文或作品之要求:學位作品或學位論文。
肆、課程規劃:
一、核心課程(兩門):
1. 跨媒體新聞設計與製作:
本課程旨在訓練與精進甫入碩士班研究生的製作能力。本院碩士生來源多元,但大部分未曾接受系統性的設計與製作訓練,無論未來進入職場之實際需要或是理論發展與實作經驗之需求,本院碩士班同學皆應具備跨媒體資訊製作(編輯)能力。
§ 目前(曾經)任課教師:無
§ 未來可能的授課教師:江靜之老師、吳筱玫老師、孫曼蘋老師、劉慧雯老師、蘇 蘅老師(依筆畫順序)
1. 跨媒體新聞設計與製作:
本課程旨在訓練與精進甫入碩士班研究生的製作能力。本院碩士生來源多元,但大部分未曾接受系統性的設計與製作訓練,無論未來進入職場之實際需要或是理論發展與實作經驗之需求,本院碩士班同學皆應具備跨媒體資訊製作(編輯)能力。
§ 目前(曾經)任課教師:無
§ 未來可能的授課教師:江靜之老師、吳筱玫老師、孫曼蘋老師、劉慧雯老師、蘇 蘅老師(依筆畫順序)
2. 新聞資訊與實踐:
考量傳院七個專業目前僅有本專業與「新聞資訊」相關,本課旨在介紹「新聞資訊知識」之過去、現在與未來,並從「行動力」著手強調新聞採寫製作之實踐價值,或可提供基礎能力並與其他專業連結,進而引發同學主修本專業之興趣。
§ 目前(曾經)任課教師:王淑美老師、方念萱老師、臧國仁老師、孫曼蘋老師、劉昌德老師、蘇 蘅老師
§ 未來可能的授課教師:江靜之老師、許志堅老師、陳百齡老師、張寶芳老師、鍾蔚文老師
二、院內相關選修課程建議:
1. 公共關係理論:
可能的授課教師:鄭怡卉
2. 公共關係管理專題:危機溝通:
可能的授課教師:鄭怡卉
三、院外建議選修課程:
1. 校內:
考量傳院七個專業目前僅有本專業與「新聞資訊」相關,本課旨在介紹「新聞資訊知識」之過去、現在與未來,並從「行動力」著手強調新聞採寫製作之實踐價值,或可提供基礎能力並與其他專業連結,進而引發同學主修本專業之興趣。
§ 目前(曾經)任課教師:王淑美老師、方念萱老師、臧國仁老師、孫曼蘋老師、劉昌德老師、蘇 蘅老師
§ 未來可能的授課教師:江靜之老師、許志堅老師、陳百齡老師、張寶芳老師、鍾蔚文老師
二、院內相關選修課程建議:
1. 公共關係理論:
可能的授課教師:鄭怡卉
2. 公共關係管理專題:危機溝通:
可能的授課教師:鄭怡卉
三、院外建議選修課程:
1. 校內:
- 政治所:政治公共關係(吳秀瓊老師)
- 台史所:英語新聞的全球化議題(陳文賢老師)
- 社科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台灣發展重大公共議題(黃東益老師,英語授課)
- 教育所:學校公共關係研究(張奕華老師)
- 商學院營碩(EMBA):公共關係與形象管理(祝鳳岡老師)
-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公共關係與策略管理(倪炎元老師)
2. 校外:
陽明大學(與政大有跨校合作)視覺文化研究所:影像媒介文化、視覺社會史/學
伍、教師群 (按筆畫序):陽明大學(與政大有跨校合作)視覺文化研究所:影像媒介文化、視覺社會史/學
王淑美老師、方念萱老師、江靜之老師、林元輝老師、吳筱玫老師、徐美苓老師、
孫曼蘋老師、陳百齡老師、許志堅老師、許瓊文老師、馮建三老師、張寶芳老師、
臧國仁老師、劉昌德老師、劉慧雯老師、蘇 蘅老師、鍾蔚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