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活動開始李金銓教授首先秀出一張1968年新聞系系友合照 (攝影:陳聖智)。 |
![]() |
會後李金銓教授一一為與會者們簽書。(攝影:姚其宏)。 |
![]() |
諸多教授、學生參與講座並合影留念 (攝影:姚其宏) |
由於當天上午陰雨綿綿,主持人新聞系彭芸教授以「風雨故人來」一句引言歡迎李金銓教授,李教授感謝眾人不畏天氣狀況前來聽講。教授首先秀出一張1968年新聞系系友合照,笑稱:「新聞館沒變,裡面的人都變了。」引得全場哄然大笑,隨後才正式進入主題。
談到國際傳播,教授表示,整個國際傳播其實並不國際化,是「美國的」國際傳播,由美國的角度看天下,本書便反對這樣的西方傳媒霸權,同時拒絕狹隘的文化民族主義,希望破除二元對立,讓國際傳播真正地國際化,在多元的聲音當中找到連結。
李金銓教授特別推薦《「國際傳播」國際化》中〈「去西方化」與世界主義的媒介研究〉一章,從全球南方分析被忽視的問題,展開西方與非西方的研究,了解媒介商業化、小報化、媒介加劇政治極化等現象。此外,教授提及本書召集自己多位博士學生翻譯,要求「信」與「達」兩項原則,既要貼近原文,更要顧及中文語彙閱讀時的流暢度,過程中雖耗費極大心力,不過教授說他相當高興,只求「心之所安」,期盼此書對華文讀書界有所貢獻。
講座後的問答時間,新聞系退休教授汪琪表示,今天真的是來學習的,還談到多年前在一個學術研討會上偶然碰見李金銓教授,當時自己正在思考二元對立的問題,詢問李金銓教授後得到答覆,激勵自己繼續思考,汪教授除了當眾表達感謝,也提出自身的觀察與想法。李教授則幽默說道:「抱歉一句話讓你多年睡不著覺」,隨後回應(社會)科學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通常是角度的不同,強調條件性的重要,認為理論加入條件就更有豐富性與辯證性。不論主講或對談時間,李金銓教授將近兩小時的演講博大深刻,聽眾獲益良多。
《Internationalizing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2015年出版,中文版《「國際傳播」國際化》於今年年初發行,集結國內外學者學術篇章,由李金銓教授編著。
政大傳圖分館近期舉辦【李金銓教授】著作展,展期至4月12日,詳情請見政大圖書館活動連結:https://www.lib.nccu.edu.tw/p/404-1000-929.php?Lang=zh-tw